1)第一百三十四章 百 事 兴_皇后养成手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月广平府“云飞书院”落成。引人注目的是,此书院与大周最著名的柳老先生创办的“云腾书院”一样,招收闽地各阶层的学子,学科种类也多,除了正常四书五经外,还有武科、术科、医科等、

  另外只要通过入学考试的,贫苦人家的孩子是免束脩,免费吃住的,优秀的学子书院还给每年一两银子的奖励。

  但最让闽地读书人兴奋的是,书院内建了一座藏书阁,里面的书是齐王妃的嫁妆——她的曾外祖父柳老先生在栖霞山庄里的藏书。

  ——能托了王妃的福,在有生之年读到柳老先生的藏书,闽地的读书人对齐王妃是感恩戴德,称颂一片。

  这读书人要真的赞美谁,那效果可不一般,其中有几首做的好的诗,很快就传遍了闽地,进而整个大周都知道了,这别的州府县的读书人听了,都是羡慕不已,也从外地赶来,参加入学考试,最远的连天府之国四川的都有。

  一时间云飞书院前,比赶考都热闹。

  不过闽地甚至是大周的读书人,最感谢的还得是“凤鸣先生”——云凤鸣。

  云凤鸣不但亲自选址,建造书院,建了藏书阁,定了书院所有的规章制度,而且通过私人关系亲自请了闽地各个名家、大儒来书院教书,他自己则亲自担任了学院的挂名的山长。

  他最让读书人称颂的是,在修建书院的同时,请了一批能工巧匠改良了印刷术。

  原来大周的印刷术是用木板雕刻字后印刷,一本书下来,书有多少页就要雕刻多少张,甚至更多张木板。

  而且如果木板上一个字雕刻错了,整张木板都要作废。一本书印完后,这些木板也就束之高阁,不能再用了。

  云凤鸣首先想到的是,将木板印刷改为活体印刷,像雕刻名章似的,把每个字用木块雕刻出来,在组合在一起印刷。

  后来经过工匠们的反复试验,要么说高手在民间,这些老工匠们的智慧也不白给的,他们按照云凤鸣的思路,最后发现黏土烧制出来的字,比木块刻字还要快,还要好,而且可以批量生产。

  这种活体印刷术一出来,印刷书籍的费用就大大的降低了,所以印出来的书价格也就低了。

  原来大周一般家庭的读书人能买得起书的人太少了,通常看到自己喜欢的书,就是借来用手抄的。

  这活体印刷印出来的书,卖的价格比原来至少便宜一半,这对喜欢读书的人可是一个大喜讯,能让更多的人买得起书,看得起书了。

  另外云凤鸣还跟孟清源商量后,将藏书阁里的书都印刷出来,让书院的学生可以免费借阅。

  这消息一传出来,书院招生那一天,全大周过来的学子们人山人海,谁也不愿意浪费了这样的学习机会。

  齐王周景琛为了表彰云凤鸣对书院的贡献,下旨将“云飞书院”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