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九章_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验,也经不起官吏制度的考验,现实毕竟不是如同他想象的那样万世不变,很多朱元璋制定计划的时候想不到的意外在这数百年的时间里接连发生。

  实际上,尽管朱元璋为了保障自己的这套制度模式能够贯彻实施下去,对那些敢于改动和违反者,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

  比如说,太祖曾明确规定:太监干政者,杀;敢议立丞相者杀等等。

  可是这些措辞严厉的规定却几乎没有真正发挥过作用。

  太监还是照常干政,内阁还是行使着丞相的权力,此路不通就绕道走,谁也没把太祖成法当回事。

  权利始终在地方,在富绅,在百官之中,这样的情况下,负责维护规则的人本身对太祖制定的规则不满意,自然就会扭曲它了。

  在户籍制度这方面,自然同样如此。

  除此之外,户籍的传承,本身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个人能力。

  假如你是军户,那么你的儿子也必须是军户,并且还要按照这样的方式一直继承下去。

  而且,就算是没有儿子,只要你的亲戚里有男子,那么就需要拉一个亲戚来充数,如果连亲戚中也没有男丁,也不能就这么算了,无论如何要拉一个人来充数,不管你是坑蒙拐骗,还是怎么样,反正要找一个人来充数。

  这样的情况下,军户的作战能力自然逐代减弱,以至于甚至打不过同等人数的流寇。

  再比如你是一个匠户中的厨子,但是你不会做饭,那也没关系,只要你人过去了就行,你可以做的不好,但是就是一定要你做,而且你一定要做。

  而关键的另一点,医户也是这样传承的,也就是说,医生也是直接通过出身来定,医生的孩子,哪怕没有这方面的天分,甚至没有怎么学习,也需要担当医生的责任。

  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可想而知了吧。

  但是,在当时太祖年间,因为这个体系才刚刚传承了一代两代,相关的问题其实都还没有体现出来,于是,当时也就对此没有什么感受,但是到了崇祯这个时候,问题其实都已经到了严重到无法承受的程度了。

  也正是因此,如今才需要对工匠等等体系进行改革。

  至于效果

  “这便是现在体系下的工匠?”

  崇祯看着眼前的景象,微微皱着眉头。

  眼前的景象,让他多多少少有点不悦。

  尽管在皇帝到来的情况下,所有工匠明显都做出一副认真刻苦的样子,但是其中好些工匠的状态明显不对。

  崇祯与天启皇帝是亲兄弟,天启皇帝被称作木匠皇帝,平日里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做各种木匠发明,崇祯对此虽然没有多做过,但是至少眼光还是有一些的。

  当下的这些木匠之中,年轻木匠手艺明显不行也就算了,但是哪怕是中年的工匠,明显应该有能力至少熟稔的人,竟然也明显相

  请收藏:https://m.2022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